产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产品搜索
当前页面: 首页 >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如何调整分散蓝染料的 pH 值以优化染色效果?
2025/09/13明确分散蓝染料的适宜 pH 值范围,是调整的基础前提。分散蓝染料(如分散蓝 2BLN)为非离子型染料,分子结构中不含电离基团,适宜在弱酸性环境下染色,pH 值控制在 4.5-5.5 时,染色效果最佳:此时染料溶解度稳定,不会因 pH 过高出现水解(如偶氮结构断裂导致色光偏移),也不会因 pH 过低导致染料聚集(形成大颗粒,影响上染均匀性);若 pH 值超出此范围,如 pH>6.5(弱碱性),分散蓝染料易出现色光发暗,上染率下降 10%-15%;pH<4.0(强酸性),染料易聚集,染色织物会出现色花、条痕,需严格将 pH 值控制在 4.5-5.5 区间。
选择合适的 pH 调节剂,精准控制染色浴 pH 值。常用的酸性调节剂有醋酸(冰醋酸)、柠檬酸,碱性调节剂有醋酸钠、纯碱(碳酸钠),需根据染色初期 pH 值选择对应调节剂:若初始染色浴 pH 值为 7.0-8.0(中性偏碱),需添加冰醋酸调节,冰醋酸浓度为 98%,每升染色浴添加 0.5-1ml,可使 pH 值降低 0.5-1.0,需边添加边搅拌,避免局部 pH 过低;若初始 pH 值为 3.0-4.0(酸性偏强),需添加醋酸钠调节,醋酸钠为弱碱性,每升染色浴添加 1-2g,可使 pH 值升高 0.3-0.5,温和调节不会导致 pH 骤变;不建议使用强酸(如硫酸)或强碱(如氢氧化钠),易导致 pH 值剧烈波动,影响染料稳定性与染色均匀性。
结合染色工艺阶段,分步骤调整 pH 值,确保全程稳定。染色前(染料溶解阶段),先将去离子水加入染缸,测量初始 pH 值,用调节剂将 pH 值调整至 4.5-5.5,再加入分散蓝染料与分散剂(如木质素磺酸钠),搅拌溶解 10-15 分钟,避免先加染料后调 pH 值,导致染料在不适宜 pH 环境下提前聚集;染色升温阶段(从室温升至 130℃),每升温 20℃测量一次 pH 值,因温度升高可能导致 pH 值略有下降(如醋酸挥发),需适时补充少量冰醋酸(每升染色浴添加 0.2-0.3ml),维持 pH 值稳定;保温阶段(130℃保温 30-40 分钟),无需频繁调整 pH 值,每 15 分钟测量一次即可,若 pH 值波动超过 0.5,再少量添加调节剂。
调整后验证染色效果,根据结果优化 pH 值参数。pH 值调整完成后,染色织物需检测上染率、色光均匀性与牢度:上染率可通过测定染色残液吸光度(紫外分光光度计)计算,pH 值适宜时上染率应≥90%;色光均匀性通过目测与色差仪检测,无条痕、色花,色差 ΔE<1.0 为合格;牢度检测(水洗牢度、摩擦牢度)需符合产品标准。若上染率低,可能是 pH 值偏高,需适当降低 0.3-0.5;若出现色花,可能是 pH 值偏低导致染料聚集,需适当升高 0.2-0.3;通过多次试验,确定针对特定分散蓝染料与纤维的最佳 pH 值,形成标准化调整方案。
上一条:
分散橙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牢度表现如何?
下一条:
None